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43章 天道盟的决心  (第2/2页)
大规模饥寒交迫的百姓,往大魏国朝廷冲去。    摆在大魏国朝廷军面前的问题,要么开火放箭,要么接受这些难民。    如果接受这些难民,也就预示着,大魏国朝廷需要拨备大量的粮食养活他们。    整个占领区,足足八百多万人。如果部接受的话,那可是一个巨大的消耗。    大魏国朝廷犹豫之间,却有火枪军的首领前来营帐前。    半个时辰以后,大魏国将八百万难民部接收,然后让这些人部暂时入住在周边几个大城里面。火枪军拿出自己的粮食,开始大规模施舍粥饭。    与此同时火枪军出钱,大量收购粮食,暂时养活这些难民。    飞鸽传书很快到达了西宁城。葛岩收到这个消息,立刻召集了国事阁,葛岩自己出资五百万两,西宁国库出资五百万两,程资助和接受这八百万难民。    西宁国派出船队在渡口分批将八百万人运送到西宁国境内,然后依照之前的难民接受政策,将他们安排妥当。    很显然,葛岩给的五百万两不足,西宁国库出的钱也不太够。不过国事阁允许了安置难民对西宁银号举债。    这八百万难民就是安置到之前的西夏国所在的西陇州。那里本来就人烟稀少。    至于那些被安置的人,一下子有了安家费二十五两,还有了属于自己的肥沃田地,何乐而不为呢?    至于西宁国库为了这件事情所举的债务,将来可以用西陇州所得的税收为偿还依据。    这么一来,就可以无损的安置这些难民。    大魏国万万没有想到,西宁国居然如此毫不犹豫的解决了这么一个烂摊子。    要知道安置八百万人的所需花费,已经足够打赢一场大规模的战争了。可是葛岩和西宁国依然毫不犹豫的选择这么干了。    最主要是因为,葛岩和西宁国都尝到了人口带来的巨大红利。西宁国如果不是因为人多人才多,也不可能成为第一强国。在西宁国的眼里,人口从来都不会是负担,而是制造财富和国力的动力。    那边西宁国如火如荼的安置难民,那边大魏国的大军和天道盟大刀阔斧的决战起来。    双方血战焦灼,火枪军只是打打酱油。不过依托大魏国强大的经济势力,天道盟开始损失越来越大了。    因为把老百姓都赶跑了,天道盟缺乏了后继的有生力量。大魏国朝廷早就下达了必杀令。凡事在占领区的人,一个不留。    在占领区的人,不光是有天道盟的人,还有大量天道盟强取豪夺的女人。    可惜这些可怜的女人,都会成为这次战斗的牺牲品。    天道盟左右死路一条,为了自己能多活几天,更是拼了命的血战到底。    从一开始的一百多城池,打了三个月,终于变成了五十个城池。    可是这时候的天道盟,韧性却越来越强。随着天道盟人口的锐减,之前只能吃半年的粮食,此时已经可以支撑一年半。    在这些天道盟的战士眼里,撑下去,就一定可以看到奇迹。    (本章完)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