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84章 悬牌拒谏  (第1/4页)
    郢都城内,随处可见为了封爵大典,开始披红挂彩,装饰各个街道楼宇,忙碌的身影。    老万柱着拐杖,看着那些士卒将难得的红绸披在他的店门之上,朝他喝道:“这些红绸给我看好了,若有损失,要你小命!”    “诺,大人!”老万躬身低头。    “哼!”    虎视眈眈盯着卜尹的卦摊。    府军统领想要再度趾高气扬的上前大喝一番,卜却尹只是抬起眼皮,瞧了他一眼,铜齿断道:“本尹,今日就为你免费卜上一卦,不出三日,你必有性命之忧。”    此话顿时吓的小统领面色一白:“卜尹救我!”    “你是不是偷拿了那些阵亡将士的钱财?”卜尹目光落在他腰间鼓鼓的钱袋。    “是,卜尹大人怎么知道?!”    统领满是震惊。    不光他一个,还有很多人都拿了。    这一战死了好多人,自然有好多人发了战争财。    “那我救不了你的命,东皇发怒了,疟邪会降临在你和那些人的头上。”卜尹嫌弃的挥开那双向他求救的脏手,无情宣布道:“更会降临在所有楚人头上!”    仿佛为了印证卜尹所说的预言。    进入十月中旬。    几场冬雨接连袭击了这座南方最大的都城,大雨如笼,轻易的将整个荆南的天地全部收笼其中,如罩樊笼,郢都顿时陷入了有史以来最大的寒流。    风不调,雨不顺。    对于楚国来说自然不是什么好事。    巨大的寒流催生着国中各种战后民生问题,纷纷爆发出来,让整个朝野上下处于更加应接不暇,疲于奔命的状态。    缺衣少食还只是一说。    毕竟楚国不止今年一年无粮无衣过冬,所以就算今年的情况格外严重,但是只要拥有强大的武力,民怨这种最不重要的声音,始终都可以镇压下去。    成氏谋逆案虽然罪名已定,但是成氏尚在追捕之中,始终是一大安危隐患。本控制在凤凰山一带的瘟疫,不知何时渐渐有了向都城内漫延的趋势,引发城内恐慌。    派去各属国还有各大诸侯传旨的君王谒者(国君左右掌传达等事的近侍),更给朝中带回了不好的消息,楚国的附属国有一国主无端上吊而死,刚刚平叛的若敖氏属国,七舒古国也并不算安分,蠢蠢欲动……    种种内乱天灾不断……    全被视为东皇发出的警告。    一时间,郢都的大小庙宇,突然间凭空出现无数巫觋,通过卜筮不断向匍匐在地的世人宣称:是因为楚国上层有不敬至高神东皇太一的存在,致东皇发怒,正如楚成王时夔子不祀先祖,最终遭来亡国之祸,这场疟乱还有战事,将只会是一个开始,他的怒火将全面降临荆蛮,甚至会遭来亡国之祸,须有人出来承担所有罪孽,祭祀东南郊,洗清一切罪恶方能休止。    只是究竟是“谁”罪孽深重?    这个答案就众说纷纭了。    有人说是过世的楚王昏庸无道;也有人说是若敖氏狼子野心败坏一国;还有人说是因为新王女子之身本就德不配位,如今更是荒诞无稽,不问朝政,终日纵情享乐,才会造至天谴……    不过自从确认了芈凰,并未像楚成王那样倒霉的逼宫自缢,或者像楚穆王那样逼宫自裁,可是接连数日,朝臣依然未曾见她上朝,或者召见过一个朝臣,甚至向谁递出过什么消息。    作为差点被弑君的大楚君主之一。    这位女王的宫殿,每日只有歌舞不息,声传四里,仿佛不知成大心为她身死,也不知国中发生的大事。    更甚者,面对请求觐见的朝臣,她命人于楚和宫门外,悬一木牌。    书曰:“凡进谏者,杀无赦!”    此令一出,朝野上下,除了震惊还是震惊。    不少老臣学者史官巫祝更是严辞痛斥:“悬牌拒谏?真是闻所未闻,荒唐至极!”    “她做的是什么事?”    “如今国内大战恶疫不断,内外政局不稳,不问国事不说,居然搞出这么一出“悬牌拒谏”的创举!”    “这要是历代先王地下有知,非给生生气活了不可!”    “楚王在世时,再怎么惫懒。”    “都不敢这样干!”    “她她她……这是想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