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77页  (第1/2页)
    速度快得读不清代码,他们还没确定编码规则是否正确,沈明洲又跳入了另一面结构层级。    万物系统对他来说,熟悉得闭着眼睛都能理顺所有节点。    沈明洲慢悠悠的让工程师们学习、掌握系统核心算法,现在deadline在头顶高悬,想要阻止他准点下班,沈明洲当然自己怎么舒服怎么来。    他从来不算体贴的研究员。    去过多少实验室,就给多少人造成过伤害。    之前蹒跚学步般研究万物系统的工程师,围了一圈,完全跟不上他的节奏。    可惜,跟不上沈明洲也不会等了。    他结束了一段算法,转头说道:“刚才我按照美国政府系统相关要求进行了核心更改,你们可以尝试验证。如果有问题,先自行诊断解决,处理不了再找我。”    三小时,沈明洲重新移交出来的万物系统,依旧拥有简单明了的可视化操作界面。    可工程师们重返源代码,差点被崭新的算法构架折磨到头晕眼花。    新材料实验室的研究员回到实验室,向他们的同事讲述了惨痛的现状。    “我以为Dr.沈是忙里偷闲做智能眼镜实验,现在看来,他一直在悠闲享受智能眼镜实验的过程。”研究员说,“当他无法享受的时候,痛苦的就是那群程序员了。”    放弃享受,追求效率的沈明洲,成为了冷酷无情的熟练工。    一遍一遍讲原理是不可能的,高科工程师都没有这种自家人待遇,更何况催进度的美国人。    他只负责万物系统本土化,至于移植测试、性能稳定测试、压力测试,全部交给其他工程师去处理。    毕竟是要进入美国国土安全部审核的系统,他本来就处处受限。    这种时候,他乐得轻松。    工程师们加班的头秃,沈明洲准点等到邵炼上门接人。    顺便还把没做完的智能眼镜材料,带回了酒店。    邵炼每天叙旧、访友、挖墙脚,帮高科争取到了数十项专利合作。    今天邵炼还想和沈明洲聊聊自己伟大的社交成果,却见沈明洲坐在书桌上,都没忘摆弄半成品。    他想了想,提出了完美建议,“不如我们这几天去阿诺德教授家蹭饭,顺便还能蹭蹭他家的实验室。”    真正的大专家,别墅里都会开辟出小型实验室,便于灵感突如其来的深夜,立刻投入研究之中。    他们登门的时候,已经过了饭点。    阿诺德教授戴着一副棕黑色智能眼镜,给他们送上了浓郁的咖啡,表达了热烈欢迎。    阿诺德教授的实验室,拥有沈明洲测试需要的全部仪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