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29节  (第2/2页)
独地走到了现在,可是越是孤独,恐怕心里对血缘之情看得就越重,否则也不会一意孤行,到现在也只有顾祁一个儿子。    哦,不,她还忽略了自己肚子里的小家伙。    她叹口气,还是贴在他的后背上,轻轻地安慰他,“这样的假设根本不成立,您是先皇的儿子,四王爷也是先皇的儿子,何来若是没有您,皇位就是他的一说呢?同样都是皇子,自然是谁有本事谁得江山,如今您本事大些,得了这江山,这是您的谋略,也是四王爷略逊一筹,并非您的过失啊。”    说到这儿,她勾起唇角轻快地笑起来,“若是今日站在这儿的不是您,而是四王爷,那臣妾又算什么呢?”    顾渊失笑,转过身去把她揽入怀中,“就算朕今日不是皇帝,是个王爷,你也休想投入他人怀抱,只好委屈你当个三王妃了。”    “是,妾身参见三王爷。”容真朝他眨眨眼,又摸摸肚子,“宝宝,快来见过你的王爷爹。”    心知肚明容真是为了逗他开心,顾渊仍是配合地展露笑颜。    “有妻如此,夫复何求?”    可是温存归温存,容真仍是诚恳地握着他的手,低低地说了句,“皇上,如今只是要对付四王爷,您都已经难受成这样了,不如……不如就放他一条生路吧,只要他有悔过之意,肯放弃那点执念,不再与您争下去。”    昔日珠玉与她情同姐妹,却也没有真正的血缘关系,可是到头来,她依旧为与珠玉的反目成仇而黯然神伤。如今顾渊面对的是自己的至亲,除非他真的是铁石心肠才会无动于衷。    容真也不希望日后史书上提到顾渊时,会出现弑亲这一说,这样冰冷的字眼会把无论多么英明睿智的君主都变成一个冷血无情的形象。    而她心知肚明,顾渊不是这样冷血无情的人。    她的一时心善并非是可怜四王爷,而是可怜这个孤独了一辈子的皇帝。    ————————————    城郊竹林。    顾桓今日一直处于紧绷的状态,因为成败在此一举。    若是陆承风平安归来,身负荣耀,那么他离皇位又近了一步;若是陆承风被皇帝识破……不,没有道理会被识破,他的计划如此周密,没有半点闪失。    可是自负归自负,一旦想起宫里的那位兄长是如何善于谋略、工于算计,顾桓仍旧有些紧张。    阿笙坐在桌子旁边,拿着本书在看,那些字对她来说还是比较晦涩难懂,虽说顾桓教了她很多,可是到底是个王爷,有抱负,有野心,没有那么多的闲工夫来教她一个哑女认字读书。    她拿着书,心思却不在书上,只是轻轻地落在那个人身上。    顾桓的紧绷与不安,统统被她看在眼里。    鬼使神差的,她放下书,走到他身边拉拉他的衣角,比划着问他,“王爷,您会让阿笙一辈子都跟着您吗?”    顾桓弯起唇角,刚想点头,心头却蓦地一颤。    在这种时候,阿笙问出这种话……    她已经抱着自己一定会失败的念头了么?这么问不过是想生死相随?    他像是受了什么打击一般,动作停滞了片刻,才又露出笑容,温柔地摸摸她的头,“当然,阿笙一辈子都是我的人,自然要得一辈子跟着我。”    阿笙迟疑着,像是想环住他的腰,可是最终也没能这样做。    她一直惦记着自己的身份,一直认定自己配不上他,所以从未主动做过亲密的动作,顶多拉拉他的衣角,朝他笑,然后傻气地望着他的笑失神。    顾桓拍拍她的手,语气轻快地说,“去把我屋里的宋词拿来,我继续教你上回没教完的那首词。”    阿笙笑弯了眼,见他终于不再紧绷,点点头,朝他的屋子去了。    她没有看到,顾桓的笑容在她转身的一瞬间隐没在唇边,待她走出门后,快步走到桌边,抽出抽屉里的一个小纸包,然后将其中的粉末倒进了桌上的茶壶里。    没一会儿,阿笙捧着书回来了,顾桓温柔地拉着她坐在桌边,细细地讲解起一首词来。    晚日寒鸦一片愁,柳塘新绿却温柔。    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头白头。    肠已断,泪难收,相思重上小红楼。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    这首词太沉重,阿笙听着听着,只觉得心下一片悲凉,当下忙止住他的话头,“这首我已经自己看过了,差不多明白其中的意思了,你来讲……讲这首!”    她指着另一首词,强装笑颜地望着他,一脸期待的神情。    顾桓低头看了看,那是辛弃疾的另一首《鹧鸪天》。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    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好一派春日的悠闲景色,顾桓讲着讲着,却停了下来,只觉得再也说不下去。    他知道,这就是阿笙憧憬的日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