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三十九章 回家  (第2/2页)
是:“你吃我的,喝我的,住我的,花我的,是你表现的时候了。”    李珺瑶虚比了“ok”的手势,对着老妈开口了:“妈,我哥这礼物可不简单,这可是你儿媳妇送的。”    果然老妈的脸色重新如浴春风,变脸之快,连演员小李也望尘莫及。    李彧即将卒。    果然,话题在李彧预料之中偏离了。    “有女朋友了?哪的?漂亮吗?粮仓大不大?什么时候带回家?”    “不急着结婚?不结婚也行,先生个孙子给我玩。”    “”    春节是国人最重视的节日,而且没有之一,天南海北奔波了一年的人,只要条件允许都会赶回家团聚。    李彧家也是一样,腊月二十八一家子就赶回老家了,本来在年三十之前赶回去就可以了。    但今年不一样,老爸执拗的要马上走,嗯,得了辆新车的小老头也是浪的有点发飘了。    迫不及待的要炫耀他换好车了。    李彧曾想过老爸的各种反应,可能拒绝,可能怕油耗高,可能怕出风头,独独没想过老爸也能划船不用桨,技术活,得赏。    到了老家的老爸没有直接回家,而是围着村子转了一圈又一圈,碰见个相熟的就要强行尬聊几句。    确认大部分人都知道他买车了才停在老家门口。    这也是很窒息的操作。    大冬天还开着车窗,凌厉的北风直往心里灌,能不窒息嘛。    年,每年都要年,随着时代的进步,生活节奏加快,我们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年味越来越少了。    即便是年味最浓郁的农村依旧如此。    过年最高兴的就要算孩子了,新衣服、新玩具不说最关键的是还有压岁钱。    这几乎成了孩子们的狂欢。    祭祖,贴春联,守岁,千百年一直是这些习俗,这是宝贵的文化遗产。    李彧喜欢过年,但他不喜欢回老家过年,炒鸡不喜欢。    因为农村人比较注重辈分,尤其是过年期间规矩更多,不准说不吉利的话,逢人就道吉祥话。    大年初一是拜年的时间,李彧给自家长辈拜过年后就在家闭关,那里也不去,李彧就吃够这样的便宜了。    是的,便宜占得他脸红。他的辈分太高了。    “小爷爷过年好,祝您学业有成。”    这是一位五十多岁的阿婆对李彧说的,就这还算正常的呢。    “小叔过年好,祝您福如东海,早生贵子。”    这是一位八十高龄的老人说的,这年纪给李彧当爷爷都够了。    估计这位是看不到李彧福如东海的时候了。    当然了开口的都是年纪较大,这类人比较重视规矩,跟他同龄的小伙伴们在这一天都躲着他呢,可能是要脸吧。    这个世界没有朋友了。    正月十五吃元宵,就跟过了腊八就是年一样,过了正月十五基本上等于过完春节了,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气象。    吃过老妈亲自包的元宵后,第二天李彧就带着李俊瑶回京了,做火车走的,大奔留给老爸了。    老爷子也有意思,竟然说怕车被偷走,死赖着在车上睡了好几天,如果不是实在天冷,估计能睡到初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