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一十九章  (第1/2页)
    罗颖对惠家送来的东西很满意,惠老爷子见自己的劳动成果被认可,脸上也展现出了舒心的笑容。    罗颖称赞道“惠爷爷,你不愧是老手艺人了,动作可真快,这么短的时间里就做好了二百个篮子。”    惠老爷子不好意思的笑笑,说“你们这么照顾我们一家子,老头子我也别的东西报答你们,听小兰说,你们等着用,我们父子俩就急忙赶出来了,就怕耽误你们挣钱。”    “谈不上照顾,是兰婶子自己勤快,对了,爷爷,这多少钱一个啊?”    “你们买的多,五文钱一个,你觉得怎么样?”    罗颖记得自己之前买的篮子比这个大一点要六文钱一个,这个篮子虽然小了点,但是是带盖子的,所以算起来惠家给的这个价格,确实是很优惠,而且惠家人的手艺真的不错。    “成,您等着,我给您拿钱去。”    罗颖给了惠老爷子一两半碎银子。    “多了多了。”    “多的这些当是定金。”    “定……定金?”惠家人傻眼了。    惠兰的大哥惠根说“你……你们还要啊?”    “嗯,五天以后,再送二百个过来,要是我的产品好卖,以后也还会继续找你们订。”    平常鲜少有人买,除了破的不能破了,村民才会买新的,这二百个已经是他们大半年,甚至一年的销量了!    可是,现在罗颖居然说还要二百个!    惠家人激动不已!    “那……那我们尽快给你把东西做出来。”惠老爷子说。    “也不用着急,五天左右就成了。”    惠老爷子激动的擦了擦额头的汗,说“哎,好好好。”    “谢谢你,英子。”惠兰居然红了眼眶。    “婶子,您不用谢我,咱们一买一卖,有啥好谢的,要是我的礼篮卖不出去,我也不会找你们订了。”    “怎么可能会不好?肯定财源滚滚来!”惠兰激动地说。    “那就借您吉言呐!”    ……    送走了惠家人,罗颖就开始开始着手准备皮蛋和咸鸭蛋礼篮。    严清带着一心负责把皮蛋和咸鸭蛋装在篮子里,一篮子装十个,另外还弄了四十个做成混合装的礼篮,混合装的礼篮里蛋品一共装了十二个,皮蛋和咸鸭蛋分别装六个。    而这时,罗颖则拿出家里的红纸,四四方方的裁好。    刘一帆像是洞察了罗颖的用意,问“娘子,这红纸……”    “相公,来来来,你在这些红纸上写上福字。”    “你想把这个贴篮子上?”    “是啊!”罗颖说,“贴了福字,人家会觉得有个好兆头,就更加有购买的欲望了呀!”    贴上福字,礼篮显的十分老土,但是古代人比现代人更加讲究寓意,有些东西有些时候,现代化的那一套根本行不通,因为人们的视线以及思想还处在这个时期。    “洪婶,你去煮点浆糊。”罗颖朝洪氏喊了声。    “哎,好,我这就去。”    刘一帆随即挥笔在裁好的红纸上写下福字,等严清把皮蛋和咸鸭蛋都装好了以后,刘一帆这边的福字也写完了。    然后一家子又合计把福字贴上去,忙活完了,天已经黑透了。    刘一心摸着空扁扁的肚子说“大嫂,心儿都饿扁了。”    “大嫂错了,大嫂这就给我家心儿做饭去!”    “少夫人,厨房里还有不少馒头,要不我先去蒸着吧!”洪氏说。    “啊!又吃馒头!”刘一鸣苦着脸,“都吃了好几天的馒头了,我想吃米饭。”    那天刘一心跟秀秀两个想学着做馒头,结果一会儿水放多了,水多了加面粉,面粉又加多了,然后又添水,来来回回折腾了好几次,结果一连吃了六天馒头,到现在还有三十多个没吃完。    “有馒头吃你倒嫌弃上了,忘了以前没饭吃的时候了,是吧?”刘一帆说,“这年头不是谁家都能吃上馒头的,做人可不能忘本。”    “大哥,我知道了。”    “做人的确不能忘本,但是在现有的条件下,对生活也要有点追求,不然那么努力干什么呢?”罗颖说,“今天咱们换个吃法吧!”    罗颖这话一出,屋子里的小的们,一个个眼睛都亮了。    要知道,每一次,罗颖做出来的新品,都能把他们的肚子撑的鼓鼓的。    罗颖先把馒头皮揭掉,然后切成一片一片,鸡蛋加黑芝麻加盐搅拌,再把馍片刷油,刷好油以后把馍片放蛋液里沾一下,都沾完后撒上辣椒粉和孜然粉、还撒了一点点小茴香,这样可以添香味。    最后,罗颖把东西,放进烤箱。    看到罗颖一个馒头还花样百出,洪氏便笑着说“我活了这么大岁数,头一次见到馒头还可以这么吃呢!”    “一样食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