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52页 (第1/2页)
卿云着手南下,他轻装出行并未带多少人手,甚至连陈炳都留下了。 离京之时,卿云回首望了一眼京城,朝着满脸不舍的陈炳交代道:父皇近日里怕是无聊的紧,陈炳你把那当年给我母后治病的太医和淑妃身边的大宫女送去给父皇解个闷吧。 陈炳连忙应声。 前来相送的卫临一听卿云的话,心里立刻就有了计较,他就知道大皇子这样干脆的离京,必然早就做好了万全准备。 马车晃晃悠悠前行,卿云指了个方向,坐在车厢内闭目沉思。戚岳和三皇子之前从北部赶往京城,所带的人马也驻扎在京城以北。 但是上次戚岳来京城刺杀他之时,正好遇到信号烟升空,三皇子估计是遇到了他设计引来的二皇子。经此一役,戚岳定然会将人手再次转移,这一转怕不是就就转到了京城以南,恰好在卿云南下的必经之路上。 戚岳不知那个总是在自己脑海中萦绕的青年就要前来,他面色凝重的思索着现在的情况。 大皇子牢牢盘踞在京城,而三皇子也开始继续将自己太子的身份散布出去,拉拢着地方势力。看三皇子的意思,这是想借地方官员的支持直接打到京城去。 但是戚岳虽带了三队镇北军前来,却没有想引起大范围战争的意思,毕竟他原本只以为这只是一次简简单单的勤王罢了,却没想到大皇子有如此谋划。 不,该说是那个叫翔风的青年有一颗玲珑心,竟然能在短短两月之内不仅将京城面貌焕然一新,更是扭转了大皇子在京城百姓心中的印象,让这次皇位之争中原本处于弱势的大皇子竟然压了三皇子一头。 想到这,戚岳再次将那柄扇子拿了出来,展开来细细观摩着扇子上提的诗。 这几日,他时常有这种举动,连扇子上的诗都已经熟读成颂,对扇子的主人更是越发的欣赏钦佩。 戚岳从没见过这样,无论是计谋还是武力均让他欣赏不已的人。他站起身,执着扇子将那日青年与他比斗时的一招一式演练出来,但虽这一招一式都烂熟于心,戚岳却觉得自己连青年的一半风范都武不出来。 深深叹了一口气,戚岳又想到,自己对那青年欣赏不已,但他对自己呢又是什么态度 现在他们两人立场相对,自己碍于皇帝的命令不得不扶持三皇子登基,而那青年明显对大皇子忠心耿耿,不知自己离开时留下的那句话,他有没有放进心里 大皇子素来风评不好,戚岳更是通过自己的眼线知道,燕飒经常不择手段的拿捏住一些大臣的弱点,来逼迫这些大臣为其做事。 那这个叫翔风的青年又是因为什么原因归附于大皇子呢他现在为大皇子出谋划策,大皇子现在形象转变估计也是全靠他的计谋,若是大皇子日后登基又会怎样对待青年这个大功臣 会不会怕翔风威胁自己的帝位而对他下手 越想越觉得忧心,戚岳甚至将三皇子的事都抛到了脑后。戚岳知道三皇子已经对他起了疑心,否则也不会大肆招揽自己的势力。但是面临着这样的状况,戚岳没有担心自己扶持三皇子登基后的下场,反而开始没头没脑的担心起了青年。 一开始察觉到自己对青年的关心时,戚岳是不解的。毕竟他活了三十余年,从没有哪个人值得他这样挂心,就是对宏明帝戚岳也仅仅是出于一种报恩的想法。 但即使想不出缘由,戚岳也没有太过纠结,他对这种情绪接受的水到渠成自然无比。在这整个世界中,他不关心青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