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五十七章 九州欲代天而立  (第2/2页)
!”    言罢,唐皇拿起桌上的狼毫,笔走龙蛇,随着他苍劲有力的动作,笔尖的墨水也入木三分,一股堂皇大气的皇道气息自其书中散发,盖压整个皇城。    笔下第一句,不是奉天承运!    而是奉吾之命!    这是圣旨,但唐皇不是天子!    此世诸人观之,也不觉的有何异样,只因他们觉得,天高地厚,却高不过人意,厚不过人心。    愿世间大唐人人如龙,皆有伐天之心!    唐皇下笔的速度不紧不慢,众人便沉着等待,未曾有一丝不耐,因为这是大唐今后的国策,关系到大唐如何在两强争斗中生存与逆袭。    两个时辰过去!    唐皇的足足写了三十多分旨意,每一份圣旨写完,便大手一挥,圣旨化作一道流光,飞射向众人中的某位,而那人领旨完毕,也不是立即恭恭敬敬地离去执行命令,而是静静地在一旁等着,顺便看陛下接下来的旨意怎么写。    因为在场众人,没有弱者,每一位都是历经几番轮回而不灭的绝世强者,是以所谓唐皇,也只是名义上的至尊而已,他还真做不到绝对的统治其它人。    大唐的政治格局,可以说是“三公坐而论道”,虽有三省六部协助皇家治理天下,但是儒门与皇道的关系,不能说是上下级关系,更贴切的是合作关系,盟友关系。    皇家没有实力威慑圣贤辈出的儒门,更不可能全盘镇压那些铁骨铮铮的登临武道无上的武将们。    其实不论其它因素的话,皇家势力比起积累了无数轮回的儒门集团和武道集团来说,要弱上几分。    但他们因为种种原因,才进行了“王朝”这种看似上下级的合作关系。    毫无疑问,唐皇是领导者,但是他却不是掌握生杀大权的至尊,因为他不可能对一名无上武道或者儒门圣贤说“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然后对方就乖噜噜的上吊自杀。    能到他们这个阶段的人,都是能够抵抗天意,意念纯阳,有自我意志的。    又是两个时辰,唐皇才给每一个人,都发布了自己的旨意,没有经过宦官之手,也没有跪地接旨,而是由唐皇亲手书写,亲手交与。    “大唐江山,不只是朕的江山,也是诸位的江山,更是天下人的江山,愿诸卿,尽心尽责尽力,吾等与天下共勉。”    唐皇一拂衣袖,继而放下手中狼毫笔。    一声令下,九州山河龙气震荡,龙吟如雷,传遍天下。    “尊陛下旨意!”    这一日,无数道流光破空而出,纷纷入驻九州各大城,随后各大山河鼎震动,散发一圈圈堂皇大气的波动,弥散开来,瞬间覆盖整个大唐。    以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的各个大鼎为阵眼,以儒门数世浩然为阵基,以大唐国运龙气为阵灵,再辅以山川河洛,展开了一座空前绝后的巨大道阵。    “山河为阵,天下为灵,浩然为心……成我九州道土,代天而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