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32章  (第1/2页)
    杜晚枫便站在那儿,笑着看他有何说法。    “杜兄你是才子,我也是啊!虽然我才情方面比起你是稍微差了那么一点,但我好歹也是承安九年的榜眼。你能凭着才名进来,我为什么就不行?依我看,定是那位管事的见识短浅,以至于连我这号人都没有听说过!”    杜晚枫当然知道是什么原因,他是大闽第一才子不错,但真正好用的恐怕还是杜寒秋儿子这一身份。    虽然他的父亲已经不在了,然而杜寒秋在各国的影响力仍然没有消失。那个独揽大权十年、大闽朝堂一应大事多是由他做出决策、并在全国上下推行了一系列改革、使得国力大增的前首辅,威望甚至能在大闽皇帝之上。    对于君主来说这自然是大忌,可也是事实。    杜寒秋敢为敢干,极有魄力和执行力。虽然被不少同僚诟病他贪恋权位,可也正是他强有力的手段,才缓解了大闽多年弊病、朝野内外焕发出了新的生机。    如今的大闽朝堂几派势力勾心斗角,互相掣肘,是很难做成真正大事的。一项政策推行下去,遇到的阻力更多来自于朝堂内部。你的政敌天天盼望着你能出点事,好把你弄下去。使绊子的事情更是不胜枚举,官员们只想着争权夺利,有多少人愿意为百姓生计考虑?    这也无怪乎各国觉得大闽越发可欺,这些年小动作频频、各种野心昭然若揭了。    另一方面杜晚枫也不同于其他才子才女,他的神童之名,早年间就已经传遍了各国。    不但诗词书画样样精通,和吕继舜一同治理黄患也展现出了他绝佳的政治才能。    这样一个有才气有能力的大才子,名号还是分外好用的。    “两位公子,新面孔啊,第一次过来吧,不如来玩两把?”    杜晚枫和万九洲正想着往哪个方向走,便被一位四方脸乐呵呵的男子喊住了。    “你是闽人?”    “是啊,两位公子,我们可是老乡,你们是从敬天府过来的吧?”    “你难道也是?”万九洲好奇问。    “我二十岁之前一直都住在敬天府,后来跟着我父亲跑生意。这些年经常在大闽和西荣两头跑,对这边挺熟。因为跟西荣一些大人物有些生意往来,在这边还算是能说上一些话。”    “原来如此。”万九洲忙拱手,“我和杜兄第一次过来,对这边什么也不了解,还请这位大哥……”    “哦,我叫邓福。”    “邓大哥。”万九洲从善如流,“我叫万九洲,这是我兄弟杜晚枫。”    “杜晚枫?该不会就是那位三岁识字,五岁通六经大义,九岁能七步成诗。十七岁那年,更是成了圣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