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22节  (第1/2页)
    如今行事,一举一动都颇有风范,多仔细观察,竟有些他九皇叔的影子。    众位大臣,不得不捏了把冷汗,好端端的一个敦厚小皇帝,怎就养成了摄政王2.0。    赵允承对于这个皇侄,尽管没有多么满意,但也没有什么不满,哼,别以为他不知晓,最近白衣和小皇帝走得颇近,大有交接的意思。    他害怕小皇帝尽学了白衣怀柔的那一套,便也隔三差五与小皇帝灌输治国理政的手段。    当然是心狠手辣,杀伐果决更好。    不久之后,封世子的圣旨随他们同回摄政王府。    小郎君的身份,自此终于名正言顺。    压着秦嫀心中的一块石头随之落地,因为在此之前,她每每想到,自己差些让儿子被人戳脊梁骨,便内疚不已。    所幸运气好,化险为夷。    七月十五,归宁之日。    摄政王与摄政王妃,以宗室仪仗出行,秦府门前整条胡同,被挤得水泄不通。    造成如此拥堵的情况,倒不全是王府仪仗队的人,更多是周围邻里看热闹的百姓。    这里可是南城,一般贵人不会踏足的地方,今儿个却来了这样的一队人马。    听说秦府三女郎又嫁人了!    上回才听说与世家子和离,众人还在饭桌上津津乐道呢,果然商家女嫁给世家子,没好下场,但话还没说完,又听闻另一则消息。    秦三娘子要当王妃。    好些人不信,但今日一看,果真是王妃仪仗,声势浩大,气派得很。    只不过有些人发现,马背上的新姑爷,怎么面貌与三年前那位沈三公子一般无二?    今日里过来登门,赵允承觉得岳父家太小了,门前的胡同也太小了,连王府仪仗都容不下,不知岳父有没有兴趣搬到内城,皇城脚下?    这样王妃回娘家也近。    秦员外听了王爷女婿的提议,汗颜,忙道:“女婿的心意,我等心领了,只不过不太适合。”他们只是一介商人,强行搬到内城去,只怕会引起众多贵人的不满,而且他们住得也不放松,并无必要。    “没错。”王氏十分清楚,即便住到皇城根下,也未必能融入那些贵人的圈子,何必去招人白眼。    秦嫀嗔了眼想一出是一出的夫君,好气又好笑:“阿爹和阿娘在这里住了大半辈子,忽然搬家恐会不习惯,你就别折腾人了。”    赵允承这才歇了心思,不过他灵光一现,派人出重金,将左右邻里的地契买来,交给岳父。此为后话。    什么都不做,他会觉得自己被白衣比下去,毕竟白衣可是跟小娘子的父母接触了三年。    而他才将将走马上任,道阻且长。    作者有话要说:白白:说好的回门给我呢?    秦老爷:我们一同去拜祭母亲,更有意义!    黑:啊啊啊,我怎么没想到    第113章    新婚之期,正是如胶似漆的时候,小夫妻与父母说着话,手指却在私底下悄悄地勾勾搭搭,纠缠不清。    “……”手指被勾上的那一刻,赵允承侧目,眼神似笑非笑,睨着一刻都离不得他的女郎。    接触到郎君的目光,秦嫀微微一笑,含情脉脉。    那人就像被烫了一般,脸红着正过脸去,不敢再对望……当着岳父岳母的面呢,好不羞人啊。    秦嫀不退,继续用指尖搔他掌心。    “哼。”赵允承不敌,反手扣住小娘子的柔荑,十指相扣,叫她不得兴风作浪。    被扣住手指的小娘子,这才老实。    二人在秦府逗留了大半日,日落前辞别父母,打道回府。    因是被妻子黏糊着,摄政王放弃了骑马回府,勉为其难地随女眷与幼子,一同坐马车归家。    宽敞的马车内,奶娘与小世子在一侧,眼观鼻鼻观心地待着;摄政王夫妇在一侧,王妃娘娘没骨头似的,依偎在王爷怀里撒娇。    “夫君,舍不得你。”    没头没脑的一句,只有被她腻歪着的郎君懂得。    “嗯……”赵允承眉宇深沉,望了眼欲落不落的夕阳,越发握紧王妃的小手,她舍不得他,他何尝不是。    原以为秦三娘爱他多些,他便会甘心几分,没成想知晓秦三娘更爱他之后,越发不甘心。    夜晚,王府为当值的众人大摆宴席,放烟火,热闹又温馨。    此时南城沈府那边的人,也调到了王府来。    与月英议亲的柳小郎君,已禀明父母,二人不日亦要成婚。    今日大家同乐,二人被大伙起哄撮合,竟是坐到了一起,双双闹了个大红脸,好不窘迫。    铁鹰不习惯与大家待在一起,他单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