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66节  (第1/2页)
    “我要!”“我也要!”“还有我!”    ……    《传染》这故事, 看着挺恐怖的,主角在寻找治病方法的同时,还要防着被人传染, 同时,他身边时不时的,就有人会被传染上……    细致的描写和紧张的节奏,会让读者觉得自己的整颗心都被拽住了,而正是因为这样, 大家愈发想看。    书店里购买《传染》的人越来越多,好在霍二少手笔很大, 总共印了五万册, 因而就算买的人再多,也不用担心拿不出书来卖。    傅怀安一大早就去买书了,一口气买了五本,买了之后就带到了学校里, 除了自己看,也给自己的同学看。    “这书太好看了!”    “我觉得这书挺可怕的,看了这书之后,我特地把家里打扫了一遍。”    “我也是, 我现在把指甲剪的干干净净的。”    “我让我父母一定要注意卫生。”    “越怕越想看……”    同学们说着,三三两两聚在一起看, 但书太少,以至于很多人看不到。    “我们找个人来念吧!”有人提议,大家纷纷赞同。    最终,一个国文说的非常标准的人被推上台,开始念起《传染》没有在希望月报上刊登过的内容来。    所有人都听得很认真。    念这部书的,可不止平安中学的学生,这会儿,就连茶馆里的说书先生,都在念着。    此时的百姓,大多是不识字的,但《三国演义》、《西游记》之类的故事,他们却也知道,而这,靠的是看戏,以及听说书先生说。    这些书,尤其《西游记》,完全照着念,很多百姓其实是听不懂的,因而说书先生一般会照着自己的理解,用方言来解说。    但近来楼玉宇写的书,还有天幸写的书,却不用这么麻烦,说书先生只要照着用方言念,大家就能听懂了。    这会儿,茶馆里的人,就都在听说书先生念,有些人没钱或者舍不得花钱进茶馆喝茶,还在茶馆外头竖着耳朵听。    大家听得如痴如醉。    说书先生说完一段,停下喝茶的时候,人们更是热烈地讨论起来:“那些日本人都不是好东西,一定不能救他们。”    “不救也不行啊!这病传开去,咱们国家也遭殃。”    “那就只给我们自己国家的人吃药,不给别人吃!”    ……    大家正议论着,说书先生一拍惊堂木,又说了起来。    人们立刻就闭上了嘴巴,继续认真听。    偶尔有人从外面进来,喊店小二泡茶打扰了他们,还会惹来他们所有人齐刷刷的瞪视。    故事里,主角是研究出药物,把人救了的。    里面还详细写了药物的制作方法之类,看得出来,作者对实验器材很了解。    这些在茶馆里听说书先生读书的人,只觉得文里提到的显微镜细胞核之类的专有名词特别高大上,很有文化。    而那些懂相关知识,或者干脆学医的人,却觉得天幸多半是个出国留过学,进过实验室的。    如若不然,他哪能知道这些?    而现在,他们看着小说,甚至都想去实验室试试了——也不知道他们照着来,能不能研究出西林来……    如果穆琼知道他们的想法,一定会告诉他们不能。    他上辈子写过一篇小说,叫《超级细菌》,而正是为了写好这篇小说,他特地去实验室待过,青霉素的制作方法,就是他在那个时候学会的。    他那时还特地了解了各种实验器材,以及一些相关的实验知识,这会儿他写的时候,就用上了。    但他文里写的制作西林的方法,跟实际上的青霉素的制作方法,其实南辕北辙完全不同。    真要按照他小说里写的去研究青霉素……怕是一辈子都研究不出来。    不过,别人是不知道这些的。    租界里的洋人医生,和某些懂相关知识的传教士,也是想要去做实验的人之一。    不过,在去实验室之前,他们先买了很多书,寄回国内。    这样一本书,他们觉得应该让他们国家的人看看。    当然了,他们自己国家的人,很多人中文不好,这书不一定能看懂……    “《传染》这本书的前半部分,我已经全部翻译出来了,这些日子,我会将后面的内容翻译好。”一个早就在翻译这本书的传教士道:“我还要去找一找霍二少,见一见天幸……我觉得这本书,可以在美国出版!”    “这真是个不错的主意!我觉得这部书应该会畅销。”    “我也这么觉得,天幸的想象力太丰富了!”    “我们可以将他的另外一本书也翻译过去!”    ……    这些人议论个不停,然后这本书,很快就在洋人的圈子里传开了。    来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