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3页  (第2/2页)
  皇帝叫了一声,是谢靖醒了。    众人连忙一拥而上,皇帝抓着谢靖的手,激动得连话都说不清。    卢省扶着他的胳膊,“您往后坐,让大夫给谢大人看看。”    朱凌锶这才一屁股坐回去,他抓紧卢省的胳膊,眸中有晶莹闪动,卢省连连点头,似乎在说,“我知道。”    邵寻站在后边,明白自己也帮不上忙,过了一会儿,两位大夫共同宣布,谢靖算是熬过了这一关,除了有些虚弱,身体已经没事了。    于是众人便欢天喜地,朱凌锶却没上前,坐在那里,欲言又止,邵寻看着,觉得十分有意思。    谢靖又吃了些邵家的祖传伤药,用过一些肉汤后,本以为他会休息了,忽然听得他说,“皇上怎么还在此地?”    他伤病初愈,身体发虚,说话中气不足,却仍然令人感觉到一股威压,    就连皇帝陛下,说话也是赔笑,“朕想着也不急……”    按说皇帝无事,就该直接回京,无论是出于他自身安全考虑,还是这些日子堆积的国家事务,都不宜再外逗留。    邵寻满脑子问号,谢靖你这是几个意思,谁都知道皇上车架不发,是在这儿等你,不会连这个都想不到吧。    谢靖面色一沉,“皇上宜尽早回到京师,不应再在此地盘桓。”    又说卢省,“皇上看着精神萧索,人也瘦了许多,你是怎么伺候的?”    卢省这回倒没争辩,只怏怏地应了一句,“是我太不周到。”    朱凌锶赶紧说,“怪我怪我……”    谢靖一听,更是得了意,“皇上怎能如此任性……”似是想到屋里还有别人,这才住了嘴。    邵寻这才知道,当初自己听到皇帝和卢省对话,为何觉得不对劲。    原来谢靖醒来,不是因为皇帝状态不好,去责怪周围人,而是直接责怪皇帝本人。    看来谢靖深谙领导责任制,知道问题出在谁身上。    而且敢于直斥皇帝,谢大人真是条汉子。    皇上被谢大人训了,不仅不发火,反而笑嘻嘻的,如此雅量,确有仁君风度。    此等君臣得宜,真是社稷之福啊。    按照谢靖的要求,朱凌锶第二天一大早,就要离开保宁城回京师去。    前一晚谢靖已经拜托过邵寻,一定要把皇帝平安送回去,邵寻拍拍胸脯,说这是兄弟我的分内事,请谢大人一定放心。    那天皇帝遇刺的事,邵寻和谢靖,心照不宣。事后邵寻派人去崖上两边,发现不少有人埋伏的痕迹。    皇帝的车马从虎口崖经过,本是临时起意,何时走漏了风声?要是预谋行刺,又为何偏偏等到那天?邵寻心中有许多不解,留待回去再弄个明白,想必谢靖也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