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节  (第2/3页)
的笑如出一辙,带着一种“看,你们这些娇里娇气的北京姑娘”的嘲讽。    然后她就指点了一通杜绡,这附近哪里有商场,哪里有超市。杜绡很感谢她。    “我今天再睡一晚上,明早我就走,明天你就可以搬东西过来了。”女孩说。    到走,杜绡都没见着合租的另一个女孩。    她走出楼门的时候,阳光正好。北京的秋天,难得没有雾霾,天朗气清的。从周四憋到周五的那种郁郁之感,好像也消散了不少。    杜绡此时再想房子的事,那种连呼吸都困难的压抑感也轻了许多。她已经明白了父母原来不能靠一辈子,一个人长大了或迟或早的都必须成熟独立起来。    这就是成长啊。    虽然比起一些同龄人,她这个大妈宝可能明白得晚了些,但到底也成长起来了。    看,搬出来,租房子,独立生活,其实也就是这么简单的一件事。自己给自己的生活当家做主,其实也就是这么简单的一件事。    只是人生的成长中,总是带着不可避免的割裂的阵痛。    第16章    杜绡还没到地铁,就接到杜妈妈的电话。    “哪去了?一回来就不见你人。”妈妈说。    从周四知道了那件事到现在,杜绡基本就还没跟家里人正面相面过。突然接到妈妈的电话,她莫名的心里一阵揪紧。    还是像以前那样,她稍微出个门,她都要问。那怎么房子这么大的事都没想着跟她商量一下?哪怕是不商量,只通知她一声也行啊。    杜绡的心里,涌上了说不出的委屈和憋屈。从前妈妈这种密切关心、嘘寒问暖,总是她让觉得温馨温暖。此时此刻却觉得像一种深深的讽刺。    她使劲咬住嘴唇,憋住眼里突然涌上的泪意,    “喂?绡绡?绡绡?喂?听得见吗?”妈妈在电话那头拉高了声音。    “嗯嗯,听见了。”杜绡吸了一口气,尽量平和的说,“我约了同学逛街,晚上不回家吃饭了。我先挂了啊。”    她说完,就匆忙挂了电话,不给妈妈多问的机会。这并不是掌握通话的主动权,这其实只是逃避。    没法面对,不敢面对。    她在阳光下站了一会儿,真的拨电话约人,打给自己的高中同学、好闺蜜黄叹。    “叹叹,我呀,一起吃中午饭吗?”她问。    “怎么现在才打电话啊,我跟我爸妈马上就到餐厅了。”黄叹说,“中午饭不行了,我下午没事,要不下午逛街去?”    杜绡就跟黄叹约了下午见面。    她们去了三里屯的一家撸猫咖啡店。    杜绡喜欢猫,梦想成为猫奴。她们家以前也给她买过一只猫来养。谁知道猫买回家来养了一段时间,才发现杜锦对猫过敏。没办法,那只猫只好送给别人领养了。    后来杜绡改养仓鼠,接连养过两三只。于丽清怀孕了直接和杜锦扯了结婚证,匆忙办了婚礼就住进了杜家。杜妈妈就让杜绡把那只仓鼠想办法处理。    那只仓鼠都快两岁了,已经很老了。杜绡原本想给它养老送终的,没办法只好把它托给了黄叹。黄叹也养仓鼠。杜绡的仓鼠在黄叹家养老,活了几个月,寿终正寝了。    然后小斌斌出生,杜绡就也不可能再养任何宠物了。    “啊——?”黄叹的嘴张得大大的,发出一个长长的上扬的声调。    “就这么直接过户了?”她不敢相信。    杜绡抱着一只美短,软软的,毛茸茸的,很治愈,很能抚平人心里的创伤。她点点头:“办的是赠予。”    “都没人跟你说一声?”黄叹还觉得跟假的似的呢。她是杜绡好闺蜜,杜绡家里待杜绡如何她是知道的。爸爸、妈妈、哥哥都宠着,她从前羡慕得觉得国家欠她一个哥哥。可怎么就……    作为独生女的黄叹,真是好好消化了一阵,才接受了这件事。接受之后再去想里面的逻辑,就很通顺了。    “其实吧……我觉得这个事,其实对你影响不是很大。”她说。    杜绡就愣了。她都感觉已经翻天覆地了,黄叹居然说“影响不是很大”?    “我是这么想的。”黄叹给她解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