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14节  (第3/3页)
可要盘算一下,朝廷派过去的船队在美州呆了多长时间,就不得不令人动容了。    减去来回四个月的路程,再加上寻找青铜鼎所花费的时间,真正留给船队的时间并不多。    可就这么点时间,竟然弄了这么多金块和银块,皇帝只是稍微拿着计算器算一下,就觉得自己大概低估了美洲金矿和银矿的含量。    要知道洋人早几百年就占据了那块地方,按说起码也挖了一两百年,竟然还能够找到这么多金银,光从这一点就能够看出美洲金矿银矿的含量有多大。    一想完全是一块铺满金子的地方,皇帝也无法冷静了,这可不是几万两,几十万两,有可能是千万两、万万两的黄金,可以抵得上大清百年的税收。    这么庞大的数量,别说皇帝,就算秦始皇来了,他也得红眼。    要是大清能拥有这么多金银,还能够为了赈灾修河工的花费而烦恼吗?    金子银子还在美洲,这个先放在一边,皇帝又看到呈上来的火铳。    火铳对大清来说并不稀奇,皇帝并不认为下面呈上来没有意义的东西。    主要是这把火铳做得比大清现有的还要精巧。    “莫非这些是洋人所用的火铳?”皇帝家伙都拿在手里,觉得沉甸甸的,还有一股冰冷感。    郑钧刚想开口,一旁跟随他一同前往美洲的官员插嘴道,“回万岁爷的话,这些是从洋人手中买过来的火铳。不仅可以连发,且还有瞄准的装置,一枚子弹打出的要比咱们大清所造的远上一倍。”    既然有人说了,那么郑钧就闭上了嘴。    皇帝皱起眉头,问那官员,“说说到底是怎么回事?洋人的火铳比咱们的还要先进?”    官员将在美洲所发生的事情全都说了,原来在美洲的洋人,几乎每人手上都有一把火铳,这些火铳有些不怎么样,但有些性能却远远高出大清所铸造的。    还有,他们这些船队曾经跟洋人的船队交过火,这样可以看出对方并不是普通的船员,很有可能是洋人的军队,官员有理由相信,那些洋人的行为全都是他们背后的国家所支持。    皇帝敏锐的从中听到了重要信息,“就是说洋人手中的武器全都是火铳?”    要知道皇帝自己可是觉得火铳无用,只留下了火器营,然后没想到洋人已经淘汰了刀具,反而改用不稳定的火铳。    这摆明是说,洋人选择了大清的反方向。    皇帝皱起眉头来,不可否认火铳确实比刀枪好用,然而火铳太不稳定,时间久了极容易出现爆膛的危险。    这才被皇帝认为是鸡肋,才舍弃了火器继续使用刀枪。    然而皇帝没有想到的是,即使火器再不好,可洋人却仍然使用,甚至有了改进。这不,手上的火铳已经从青铜、铁,变成了钢铁。    钢铁可不会像青铜那样容易爆膛,也就是说火铳的危险性瞬间降了很多。    皇帝立时想了很多,若是洋人一直使用活中,很有可能继续改进,这样一来,总有一天大清得面对着刀枪对抗火铳的时候。    禁火器,皇帝也是怕火铳落入民间,就是刺客拿着火铳杀他的话可没人能够抵挡。    可洋人在火器方面明显走到了大清前头,这给皇帝带来了危机感。    一时间,皇帝沉思起来,没多久就就让官员退下,从头到尾没有说话的郑钧跟着退下。刚退到门口,就听见里面皇帝的声音。    “去将太子、诚亲王、雍亲王、廉亲王一同叫进宫来。”    敏宁回京也有二十来天了,一回到京,第一件事就是去三个小的接了回来。而元宝,在开学的时候,就被德妃送到学院里,放假时再接回宫。    防着谁?还不就是防着府里的女人。    敏宁要是在京城的话,自然不必担心,可她不在京城时,府里的保护力量自然会减弱,就怕哪一个突然起了坏心思,趁机作怪。    钮钴禄氏回到王府之后,就成了福晋面前的红人,福晋多次夸奖她,似乎四爷的命是钮钴禄氏救回来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