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62节  (第2/2页)
竟敢像何晏这样行事的人真没几个。    曹初听到了曹节的嘟哝,小声提醒:“大兄还在。”    曹节捂住嘴巴。    这次去邺县的只是一部分人,多是曹操的家眷,还有司空府的官员。    邺县既破,自然要论功行赏。    夏侯氏和曹氏宗族是曹操自陈留起兵以来最亲近且倚重的人,但是他们的升迁速度并没有因此而变快。    或者说,有些人的升迁速度甚至还比不上张辽张郃这样的敌军降将。    曹操向来是根据功劳来奖赏,所有人做的事在他心里都有一本明账。    曹初策马,与曹昂并肩而行。    “你手上又有新伤。”曹初微微蹙眉。    “习惯了,没事的。”曹昂侧头。    曹初刚要继续开口。    曹昂敛眸,长翘的睫毛遮住了眼中的欣慰:“子劭可是要问护心镜的事?”    曹初反问:“难不成你忘了?”    曹昂一弹她脑袋:“自是没忘。”    曹初这才满意:“平日里瞧着大兄做事挺周全,唯有这护心镜总忘记。”    曹昂笑着摇头,没有反驳。    曹初思索:“郭图、田丰之争并非偶然,那……曹营呢?”    袁绍帐下来自四海八荒的谋士颇多,最主要的两个势力是袁绍拿下河北之后任用的河北本地士人,以及在之前就跟着袁绍的颍川士人。    等袁绍死后,这两个势力又产生了分歧,颍川士人支持袁谭,河北士人支持袁尚。    可以说,袁绍帐下河北士人和颍川士人的斗争当真给曹操省了不少力。    但曹营为什么没有这种事情?    其中固然有曹操没有袁绍那么坑的缘故,但肯定不止这些。    曹昂微微颔首,附在她耳畔轻声道:“颍川士族。”    的确,曹操帐下是颍川人居多,可这有时并不能说明什么,因为这些人的政治理念不一样。    但是他们现在有尚未达成的共同目标,种种因素的作用下,这些矛盾还没有浮出水面。    若无可图之处,那些世家大族凭什么选择曹操?做慈善吗?    曹初笑道:“多谢兄长指点迷津。”    曹操看重他不是没有道理的,不需要做出多惊天动地的事情,曹昂能够看到这些,就已经证明了他的能耐。    曹昂轻笑:“我不过是提醒,你能自己想明白这些已经很好了。”    曹初思忖:“那兵权……”    曹昂抬手轻轻按住她,止住她将要说出口的话。    曹初会意,垂眸望了一眼他尚且披着甲胄的手臂,对曹昂笑了笑。    作为知道一些后事的人,曹初不得不考虑更多。    若按照历史的轨迹,三国的最终赢家不是魏汉吴任何一家,而是晋,这个朝代姓司马。    晋,是公认的世家门阀天下,这就能说明很多事情了。    骑都尉孔桂看着前面二人小声交谈,上前问道:“前面是长社县,大公子可要进去歇息?”    “不必,直接过去。”曹昂轻轻勒住缰绳,放缓了步伐。    论看人眼色,孔桂着实是一把好手,见曹昂此举,颇为配合地策马跟上。    “父亲似是有意将你迁任随军的职位。”曹昂开口。    “是武职吗?”曹初讶异。    “暂且不明。”曹昂叹气,“若真如此,那军师祭酒又与你素来有嫌隙,日后抬头不见低头见。这倒无妨,我是怕你受委屈。”    这次战役之后,郭嘉还被封了洧阳亭侯,如果曹初真的要跟他杠上反倒会吃亏。    “大公子,丁夫人唤您。”突然有个亲卫跑过来,对他礼道。    曹昂调转马头,叮嘱曹初一番后立即赶了过去。    于是这里只留下了曹初和孔桂两个人。    孔桂暗自思索着二人的话。    他本来奉承曹昂就是因为他在一众子嗣里最受曹操看重,而明眼人都看得出曹昂对这个唯一的同母妹妹有多好。    思索一番,孔桂拱手道:“女公子。”    曹初点头:“何事?”    孔桂这种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人的确很难让人讨厌起来,但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