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5节  (第2/2页)
    陪嫁嬷嬷忙是回了一句。    太子妃谢蕴叹息一声,说道:“也是本宫太心急了。”    说了这一话后,太子妃谢蕴就是坐那儿,似乎在沉思什么。良久后,太子妃谢蕴说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嬷嬷,你提点的也是道理,本宫也觉得是要做些什么,以防万一。更何况……”    “更何况本宫只想要皇嗣,不想要一个将来长大了的白眼儿狼。”    太子妃谢蕴说话温柔,还是斯斯文文的。可话中的味儿,陪嫁嬷嬷已经是品出来一些了。陪嫁嬷嬷脸色一喜。    “太子妃,您的意思是……去母留子?”    要办了差事,肯定要领会了主子的意图。这不,陪嫁嬷嬷就是想求证了,太子妃可是有此意?若太子妃有此意,陪嫁嬷嬷肯定得好好的安排安排,保证万无一失。    “……”    太子妃没回话,而是轻轻的点了一下头。    陪嫁嬷嬷瞧在眼中,喜上眉头。    “那奴婢提前安排……”陪嫁嬷嬷准备着手了,到时候,肯定是要推个干净,不让太子妃留有半点儿的污名。    “不,嬷嬷,在这之前,还有别的事情,要你去办呢。”    太子妃谢蕴浅浅一笑后,望着陪嫁嬷嬷吩咐道:“先办了另一起事情。当然,也不急。在那个小宫人身边的暗线传回有喜的消息后,就让她失宠吧。”    “对付一个得宠的,跟对付一个在殿下跟前失宠的,且在殿下心头留了恶毒阴影的婢妾,那是两回事儿。”太子妃谢蕴说了她的打算。    陪嫁嬷嬷这一回是完全懂了。    太子妃谢蕴的意思够明白了。    花蓉注定了,就是东宫里一个命运操于她人手的小宫人。    彼时。    夏,七月初一日。    建业城,外城北区,三榕巷子口。    荣娘家的生意非常好,这会儿,豆腐已经卖完了,豆渣馒头也是卖完了。铺面这会儿还开着,也不过是卖了豆干、豆皮这等耐放一些时间的。    因为不太耐放的豆腐,荣娘家每一日做出来的份量,那是将将算计好的。    至于豆渣馒头吗?    那得按着豆渣份儿来做啊,所以,也不会过量的。    “天真热。”    荣娘这会儿坐了铺子里,与亲娘赵春花一边摇了扇子,一边谈了话。    铺面窄,除了前头的大门处,将将够了两扇窄门的宽度外。在侧面,也是开了两扇的窗户的。这会儿,两扇的木窗门全是挑开的。    偶尔里,有夏风吹来,也是带着热气。    “喝点酸梅汤,专门给你熬的。”    亲娘赵春花递了酸梅汤给荣娘。这是荣娘怀孕后,她家专门提前买了梅子腌制的。夏日,就是熬了汤,加了少量的麦芽糖,煮给她喝。    至于赵春花、刘之烨?    这二人是舍不得多喝的。到底梅子价格尚可,不算特别贵。可那糖就是一个稀罕的玩意儿,这时代里,糖真心是精贵的物品。    “娘,我多喝了凉白开便是。”    “酸梅汤回回煮了,咱们一家人都喝。”荣娘的性子,就是有好吃食,得一家人一起吃。毕竟,再是好吃,也是一个小玩意儿。    那主食还得是饭食与面食,其它的,也就是哄哄自己的嘴巴。    “放心吧,娘熬的有多。”    赵春花回了女儿一句话。    稍后,母女二人一起饮了小碗的酸梅汤,留了一碗搁井中镇着,等刘之烨归来后,就得用了井水镇冰的酸梅汤。    那滋味,特酸爽好喝。    至于荣娘不如此?    完全是因为她怀孕了,不得喝太凉的东西。毕竟,算一算日子,她这快要生了呢。    “三郎,应该快回来了吧?”    赵春花去将酸梅汤用竹篮子搁了井水中镇着后,回了窄窄的铺子里,又坐了小凳子上。    听着亲娘的问话,荣娘笑说道:“应该快了。”    就是在荣娘母女谈话时。    建业城,外城西区的梧桐巷子处,一户李姓人家中。    李山正招呼了他这些年里,结交的三教九流中的朋友们。刘之烨是这些吃席面中的一员。这会儿,大家伙都是席面吃得正好高兴。    说是席面?    倒不全是李山预备的。    就是这些朋友啊,你出一块肉,我拿一小坛酒,他再凑了一只鸡。再或者,又是带些青菜,带些米粮。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