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节  (第1/2页)
    “饿?”    来此地也有两月之久,本地的土语,赵启谟能听到几句。    “是啊,好饿。”    听到对方重复自己的话,也不知道是因为第一次交流成功显示友好,还是饿得实在没劲,李果的话语温和。    赵启谟离开,看他离开,李果也没在意。    好一会,又看到赵启谟跳下桓墙,朝李果走来,这次他手里多样东西,一个大包子。    “给,拿去吃。”    赵启谟刚用过晚饭,食盒上有个吃剩的羊肉包子。    大包子递到跟前,李果迟疑,手指伸过去,又抬眼看赵启谟,在确认是否真的要给他吃。    “吃吧。”    赵启谟拿包子的手推了又推。    李果确认无疑,从赵启谟手中拿过包子,那包子还有余温,想也没想,捧在手里,大口一咬,满嘴油香。    “好好吃!这是什么包子?”    李果眉开眼笑,十分惊喜。    面皮里包的是肉,不知道是什么肉,不曾尝过的味道,非常香。    包子,李果只吃过菜干包子。    贫民一年到头也吃不上一次猪肉,何况羊肉。    自李二昆失去踪迹后,李果再没尝过鱼肉之外的肉类。    李果迅速在大包子上咬下三口,狼吞虎咽,突然他动作一顿,将半个包子揣入怀里。他抬头看赵启谟,眼里满是感激。    “怎么不吃?”    看着李果的吃相,赵启谟想所谓的地狱饿鬼大概也就这样了。再看他将半个油包子揣入怀,赵启谟很是不解。    拿给李果吃的是羊肉包子,在赵启谟家是很寻常的食物,他也不曾想过,这东西对贫民而言是人间美味。    李果听不懂赵启谟的话,但看他困惑的样子,他回:“给阿娘吃。”    月光照在两个孩子身上,一个衣衫褴褛,一个穿金戴银。    赵启谟听懂“阿娘”二字,默然离去,从桓墙跃上一楼屋檐,再从屋檐攀爬窗户,然后跑出西厢房,下楼梯去一楼,溜进厨房,掀开蒸笼,取出最后两个羊肉包子,而后原路折回。    两个包子递给李果,李果双眼发亮,但并没有去接,他难得腼腆。    他想起和赵启谟打架的情景,还有自己偷梨子剪末丽的场景。    觉得不好意思。    “果,果儿!”    远远传来果妈的叫唤,她声音带着哭泣后的沙哑。    “娘,我在这里。”    李果回应,只是果娘已走远,没听能到。    李果溜下桓墙,他下滑的手法,敏捷矫健,看得赵启谟瞠目结舌。    “接着!”    赵启谟在桓墙上喊叫,随即两个包子抛下。李果掀起衣服兜住,他抱着羊肉包子,在月光下欢喜奔跑。    “娘,我在这里!”    第6章 台风,芋头    连续数日大雨,不说打谷场没豆子拾,连海港的渔船都不敢出海,自然也没有有杂鱼可以捡,就连集市卖菜的人都很少。吃完家里最后一捧豆子,厨房再找不到一丁点粮食,果妹饿哭一晚。清早,果娘抱着果妹,往邻居家借升面,去老久没回来。外头雨正大,李果站在门口等娘。果娘回来时,一身衣服湿透,果妹已经哭累昏睡。    生火和面,水沸下面片,一升面,分两顿。汤多面少,煮三人份,一个大人两个孩子。    雨水一点也没有停歇的意思,这几日缺衣少食。果娘说等明日雨停了,让李果去舅家讨点食物。    李果舅家打鱼,往时实在挨不过去,也常来周济点鱼干海带。    黄昏雨越下越大,暴雨狂风,家家户户关紧门窗,加固房梁,生活在海港,人们都知道台风要来了。    半夜,听到外头风声鬼号,拆毁无数物品,噼噼啪啪作响。果娘难得点起油灯,将被台风掀开的木窗用布条加固拴牢。李果听着一夜风雨,没有入睡,下床一脚踩在水里,知道跟往年台风一般,宅子又被水淹。    “娘,水淹进来了。”    “去睡吧,娘看着。”    果娘守在床边,床上躺着酣睡的果妹。    正说间,一阵巨风过境,吹灰拉朽般,啪啪啪啪响,震得床都在摇晃。吓得母子两人不发一言,抱在一起。等这声音消停,抬头仰望,屋顶还在。    清早,李果搬来梯子,爬上阁楼,发现阁楼已荡然无存。    西灰街住户的受灾情况都挺严重。有的厨房倒塌,有的门窗被掀,一早听到大人们唉声叹气。    午时,官差过来巡视,家家户户登记受灾情况,走至李果家,仰头看着空空荡荡的阁楼,问果娘:“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