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1节  (第2/2页)
命他速速回京。皇帝将在十月初二的大吉日,知照礼部备办婚事。    舅父荣恩告诉他,使者最后传了皇帝的口谕,到了十月初二日,不管他回不回,婚事都会按着皇子大婚的规制开始备办。    “殿下,你必须回京一趟。殿下愿意,这门婚事自是好事。殿下若不愿娶沈小姐,又放置不管,皇上一意孤行的话,恐怕到时会置沈小姐于难堪境地。”    段元琛知道自己原本不该往京城去那封信的。    他只要去了信,不管目的是什么,在皇帝的眼里,就意味着他已经开始屈服了。    他的父亲,远在皇城里的那个皇帝,一生犹如狡狯机敏猎手。    而他们这些人,无论是大臣,还是儿子们,在他的眼里,应与猎物也没什么区别。    他露了自己的弱,他果然又逼进了。    ……    宫门开启。夜色的笼翳下,段元琛朝着皇帝的居所大步走去。    十年后,双脚再次踏上皇宫纵横交错,却又一成不变的熟悉宫道上,段元琛并没有什么过多的物是人非之感,甚至在路过自己当年居住过的承祉宫时,也没有片刻的停顿。    他径直来到了昭德殿,到了殿外,才停下脚步。    徐令亲自迎他于殿外,远远看到被两列宫人引进来的那个身影,按捺不住心情激动,快步迎了上去,躬身颤声道:“殿下,皇上在里头等着,奴婢这就引您进去面圣。”    段元琛目光掠了一眼徐令,笑了笑:“徐公公越发精健了。”    “殿下见笑了。殿下才是愈发的龙马精神。”    徐令眼中隐隐已有泪光,低下头抬袖悄悄抹了下。    当年的少年皇子,如今已经需他仰望才能与他说话了。    ……    徐令领着段元琛入内,自己便躬身退了出去,关上了门。连同他侍立在外的所有宫人一并随他退出了殿外,远远地站着。    徐令屏声敛气,独自候在御书房外。    灯火雪亮,连四角也亮了长明灯。    皇帝一身齐整的龙袍,端坐在置于御书房那张宽大御案后的椅中。他的肩背挺的笔直,神情严肃,帝王威仪不言而至。    他的目光威重,落在此刻站在自己面前的这个已经十年未见的儿子的身上。    段元琛就这样站在皇帝的面前,和他对视着。    他的目光平静,看不出半点的退让。    四下静的连烛火也不曾弹跳一下,空气闷窒。    皇帝的眼皮不可察觉地跳了一下,忽然冷冷地道:“在外头野了十年,回来了,连个礼数都没了?”    第25章    段元琛肩膀微微动了一下。终于慢慢地跪了下去。    “罪将段元琛,叩见皇帝陛下。陛下万岁,万万岁。”    他的语调清晰,没有起伏。    皇帝盯着他低下的头顶,神色紧紧绷着,半晌,往后靠了靠,语气稍稍缓了些,道:“回来就行了。下去歇了吧。”    段元琛抬起头。    “沈家小姐与她表兄已有婚约。罪将并无夺人妻的喜好。还请陛下收回成命,免得沈家小姐为难。”    皇帝道:“朕已经另外赐婚她那个表兄了。沈家丫头无婚约在身。”    段元琛道:“沈小姐与她那位表兄青梅竹马,想必她心里对他也是有情的。陛下又何必强人所难?”    皇帝道:“朕已经赐婚卢嵩之子了,岂有收回成命之说?你不必顾虑这些!”    段元琛道:“赐婚亦非我所愿。罪将还是请陛下收回。”    皇帝眯了眯眼,盯着跪在地上的儿子。    “你看不上沈家丫头?她不配你?”    段元琛顿了下,忽地从地上站了起来,目光直视着对面的皇帝。    “怎么,你有话说?”皇帝望着他,慢条斯理地道。    “皇上,您心里在想什么,我十分的清楚。倘若皇上就为了让我回来向你跪拜认错,我跪拜认错也是无妨。但沈家小姐本是局外之人,一个早已经远离皇城的人,您又何必定要把她牵进来?”    皇帝微微一怔,慢慢地也从龙椅上站了起来,背着双手,来回走了两圈。    “好,好,说出来了,总算说出来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