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14节  (第2/3页)
子刚从药府出来,想必已经歇息好了,那就慰劳一下为夫。”    李晶晶见何敬焱兴致勃勃,笑道:“我给你出了那么大的主意,你得慰劳我才是。”    “为夫这不正在慰劳娘子吗?这个姿势可觉得愉悦?”    “你又是从什么破书上头学来的?”    “为夫无师自通。”    一室皆春,夫妻俩难得心神放松,好事之后又聊了一回,这才相拥而眠。    夫妻齐心协力在封地上干事业,共同语言多,又能互相理解体贴,情分自是一日比一日深。    次日,焱王府众位官员便得知了整个封地农田将要种植一季豆子的大事。    此时各县沙土地里种植的马铃薯已经全部发芽出了叶子,这个消息像长了翅膀似的飞快的传遍了整个定朝。    沙土地生农作物给了封地所有官员极大的信心,但是这次动作太大,有一半的官员认为在种小麦的田地里多种一季豆子不可行。    何敬焱收到了百余份提出反对意见的奏折,便连虎奔军的一些曾在参军前务农的军官都上奏折反对。    他并不生气,而是欣慰的点头道:“封地不是本王一言堂,总有不同的声音才是正常的。”    他与李晶晶给封地的官员每月双俸禄,还有各种的福利,杜绝了官员贪污。    直到焱王府关于种豆的通告贴出去,看到李晶晶回收豆子,封地这才没有反对的声音。    金城及六位城府的茶馆、酒楼、集市的吃食摊子,人人都在议论着陇北农民多种一季豆子的事。    “公主用嫁妆银钱收购封地一半的豆子,每斤两个铜板!”    “公主用比市面上还略高的价钱收购农民种的豆子,农民有了这笔银钱,就算田地失肥,来年夏收时小麦产量不高,也是稳赚不赔,何况还有一半的豆子可以用来当粮食吃。”    “公主为了王爷封地的农民能有收入,一再的拿出嫁妆贴补。”    “娶妻当娶护国公主。”    “你又不是民族大英雄焱王,娶什么护国公主,也就配娶你家的黄脸婆子吧。”    农事向来是天下各国之大事,历朝历代的皇帝若是不重视,能被百姓骂成昏君,史书上也会留下不管百姓死活很难听名声。    朝堂之上,陇北七座城府抢在种冬小麦之前种一季豆子,比上次在沙土地里种马铃薯还引起轰动,云族分支财产被夺赶出陇北的事就这样被文武百官抛到脑后。    “焱王也就能在战场上打仗,离了战场,去了田地也是个棒锤!”    “这是谁教给焱王的这样干的,难道是庆王、孔王妃?”    “庆王在鲁地种过地,可是陇地哪能跟鲁地相比?”    何敬焱在几十名官员的嘴里变成了拿封地百姓养命田当儿戏的庸王。    何冬听着众位官员泼口大骂何敬焱,高声道:“焱王在给朕的奏折里已禀明,陇北的田多种一季豆子不会影响到冬季种小麦,并且护国公主将自掏腰包回收一半的豆子。”    众官员恍然大悟,道:“原来焱王有护国公主给他收拾破摊子。”    何冬目光落在站在文官当中一个身材瘦小穿着紫衣朝袍的老头身上,道:“林爱卿,你说说对此事的看法?”    老头出列用不大不小的声音道:“老臣未曾到陇北亲眼所见,不能妄下论断。请陛下派老臣去陇北。”    众位官员见老头没有说反对,便把矛头指向他。    “林大人,亏你当着本朝的司农,竟然惧怕焱王,不敢为陇北的百姓说话!”    “林司农,你当了几十年的农官,陇北去了七、八趟,你能不知那里的土地是什么情况?”    老头瞪眼瞅着叫得最凶的几个官员,冷声道:“以前焱王在北地行军打仗的事你们插手,现在焱王在封地种事逆子你们也插手,个个装作行家,在朝堂上上蹿下跳如同猴儿,丢人都丢到姥姥家去了!”    几位官员个个气得脸红脖子粗,叫道:“你!”    “你竟敢在朝堂上污蔑本官?”    老头用更大的声音嚷道:“你们从未去过北地打仗,也未下地种过豆子,就敢信口开河一次次的诋毁焱王,还有脸说本官污蔑你们是猴儿?”    何冬忍着笑下了朝拉上何义扬,再带上了何义珏、何义荣,激动无比去了李王府,又把何庆一家四口叫了过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