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39节  (第2/2页)
下,低声在沈瑄耳边说了一句话。    沈瑄没有转头,而是将话原封不动的传给了朱能。    朱能慎重点头,站在他身侧的徐忠房宽等也得了提醒,心中暗道,不怪沈瑄能得王爷赏识收为义子,这份心思着实难得。    殊不知,躲在草原狼背后的狐狸才是真正的推手。    身着冕服的燕王父子刚一出现,脸上肃穆的神情尚未退去,陵下的朱能,沈瑄,徐忠等大将,同时手按长刀,单膝跪地,高呼:“殿下千岁千千岁!”    事先对了暗号的只有五军主将,但副将和小兵们也不傻,见主将跪下了,自然不会继续站着。    士兵接连跪倒,千岁之声如潮水奔腾拍岸。    百人,千人,万人,十万。    吼声直冲云霄,狠狠击在朱棣的胸腔之上。    “殿下千岁千千岁!”    泗州百姓也被陵下这一幕震撼,在族老的带领下,随将士们一同高呼。    军心,民心。    燕王攥紧拳头,非如此不能自抑。    人上之人,九五至尊,一步,只差最后一步!    朱高煦和朱高燧胸中激荡。兄弟俩不约而同的咬紧牙关,绷紧了脸颊,这就是地位和权力!    世间最可怕的毒药,最甜美的琼浆!    朱高煦双手用力得暴起了青筋,朱高燧喉咙发干。如果说,往日的兄弟相争还有义气在内,从现在开始,所有的一切,为的都是最高的那个宝座。    父王可以,他们,也行!    世子如何?    同样是父王的嫡子,当父王改称为父皇的时候,兄弟三人将再次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之前,朱高燧并未参与兄长之间的争夺。如今,权利的火苗已在他心中燃起。同是燕王的儿子,自然知道天上不会掉馅饼,想要的东西,只有依靠自己的双手去抢,去争,去夺!    燕王万万没有想到,祖陵一行,麾下将领会给他如此惊喜。    今日之事传出去,朱允炆的正统地位将不再是威胁,他可以堂堂正正的同侄子分庭抗礼。    老爹的大旗很好用,祖宗的大旗定然更好用。    朱允炆,好侄子,做叔叔的定要给你再上最珍贵的一课。腐儒们的歌功颂德固然重要,但在绝对的实力和民心面前,注定会一败涂地!    燕王很激动,看到眼前的一幕,没人会不激动。    今日是千岁,明日便是万岁!    待俯瞰天下万民那一日……    朱棣再次握拳,压下奔腾的情绪,对着陵下的将士和百姓开始发表即兴演说。    可惜场地太大,扯开嗓子,喊破了喉咙,也只有小范围的人能听到。    一直关注燕王动态的孟清和又拉了一下沈瑄,沈瑄转头,了然。    很快,一支喇叭被送到朱高煦手里。朱高煦嘴角抽了抽,恭敬献给了老爹。    喇叭的做工算不上精致,和燕军用来同南军对骂的别无二致。只是上面系了一条红布,用毛笔写着四个大字:“千岁专用”。    朱棣接过喇叭,嘴角也抽。    “父王……”    朱高煦想说点什么,却发现说什么都不合适。虽然喇叭是沈瑄的亲兵呈上,但主意是谁出的,不用想都知道。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燕王霸气的一挥手,举起了喇叭。    事后,据史官记载,太宗皇帝声如洪钟,气盖山河,一言可传千里,非真龙天子无以为也。    至于很破坏朱棣形象的那只喇叭,自然被史官们用最先进的笔法春秋掉了。    《明太宗实录》都能把朱棣的亲娘给春秋了,何况一支喇叭?    朱棣讲得酣畅淋漓,完全脱稿。    陵下的将士和百姓听得热血沸腾,如痴如醉。    孟清和小心的撑住身体,擦一把额上的冷汗,永乐大帝果然不凡!如此口才,就算不做皇帝,照样能混得风声水起。同他相比,什么x利,什么x销,统统弱爆了。    又过了许久,演讲仍没有结束的迹象。孟清和额头上的汗越出越多,脸色愈发苍白,当真有些撑不住了。    天下飘起了小雨,孟清和忍不住打了个哆嗦,不由得苦笑,不会当场倒下去吧?如此,赵大夫的苦药,恐怕又要多吃半个月了。    一条有力的手臂突然环住了他的背,孟清和愕然。    “指挥?”    沈瑄表情淡定,态度十分自然,“站不住,靠着我就是。”    孟清和:“……”    众目睽睽之下?    孟十二郎很想说,他们可是站在前排!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